发布日期:2025-04-03 23:44 点击次数:136
一、医案
1、摘自孟永利《伤寒论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》文。
站群论坛李某,男,30岁。着凉4日,恶寒发热,胸胁疼痛,口苦而干,食欲不振,有时伴有恶心但不呕吐,汗而不解,体温39℃,大便3日未行,下后身发潮热。
舌质正常,苔薄白微黄而干,脉弦数。
心率108次/分,心肺(一),肝睥(一),左下腹压痛(±),可触及粪块。此少阳兼里实之轻证。与柴胡加芒硝汤主之:
柴胡 10克,黄芩10克,半夏10克,党参10克(炙),甘草6克,生姜10克,芒硝10克(冲服),大枣4枚。
服用1剂,身微汗,便通,继之体温降至37℃,身发寒热等症大减。
再1剂,诸症消失而愈。
2、医案-热入血室(除全忠医案):
郑某某,女,29岁。
患者因月经来潮忽然中止,初起发热恶寒,继即寒热往来,傍晚发热更甚,并自言乱语,天亮时出汗,汗后热退,又复恶寒。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目赤,胸胁苦满,心烦喜呕,不欲饮食,神倦,9天不大便。
经某医疗室血液检查:疟原虫阳性。诊为疟疾。按疟疾治疗无效。
追询病史,云:结婚多年,未曾生育。月经不正常,一般都是推迟,3~4个月来潮一次,经期甚短、量少,继即恶寒发热,虽经服药治疗,但未能根治。……舌苔白,脉象弦数。处方:
黄芩、柴胡、半夏、党参、生姜各9克,炙甘草6克,大枣6枚,芒硝9克(另冲)。
加清水2杯,煎取半杯,兑服。
当日上午10时服药,下午4时许通下燥屎,所有症状解除。
嘱常服当归流浸膏,月经恢复正常。至今4年未见复发,并生育2个女孩。
按语:
经水适来,感受外邪,而见少阳诸症,本用小柴胡汤治疗。又见大便秘结,为少阳阳明并病。但虽大便秘结而无腹胀满痛等其它阳明腑实证,则知仅为燥实微结,不宜用大柴胡汤重剂治疗,宜用小柴胡加芒硝汤,和解少阳,轻去阳明燥结。治法得当,是获佳效。
二、学一味中药
1、巴豆:
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。为常绿乔木,高6~10米。
别名:巴菽、刚子、江子、老阳子、双眼龙、猛子仁、巴果、双眼虾、红子仁、巴贡、巴米、毒鱼子、銮豆、贡仔、八百力、巴仁、芒子、药子仁、芦麻子、腊盘子、大风子、泻果。
图片
巴豆:味辛性热,有毒。入胃、大肠经。
内服:巴豆霜入丸、散,0.1-0.3g。
外用:适量,捣膏涂;或以纱包擦患处。
禁忌:
无寒实积滞、孕妇及体弱者忌服。不宜与牵牛子同用。
功用:
巴豆有泻下寒积;逐水退肿;祛痰利咽;蚀疮杀虫的作用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;大便不通;泄泻痢疾;水肿腹大;痰饮喘满;喉风喉痹;痈疽;恶疮疥癣。
用于治疗恶疮疥癣,疣痣,白喉,疟疾,肠梗阻。
《本经》:主伤寒温疟寒热,破癥瘕结聚坚积,留饮痰癖,大腹水肿。荡涤五脏六腑,开通闭塞,利水谷道。去恶肉。
《纲目》:治泻痢,惊痫,心腹痛,疝气,风歪,耳聋,喉痹,牙痛,通利关窍。
巴豆丸剂:巴豆与大黄、干姜等研粉、炼蜜为丸,温开水送服,可改善寒积便秘症状。
现代药理研究:
刺激消化道,产生剧烈腹痛;催吐;兴奋肠肌;增加胆汁和胰腺分泌;抗病原微生物;抗肿瘤;促肿瘤发生;抗炎;致突变;可使血小板凝集。
口服巴豆油1滴可致激烈腹泻。
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流感杆菌等在体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。
巴豆内服中毒能产生口腔、咽部及胃部的灼热感,刺痛,流涎,恶心,呕吐,上腹剧痛,剧烈腹泻,大便呈米泔样,尿中可出现蛋白、红细胞、白细胞,管型,并可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少尿尿闭。
巴豆中毒重者出现谵语、发绀,脉细弱,体温和血压下降,呼吸困难,终致呼吸、循环衰竭而死亡。外用可使皮肤黏膜发赤起疱,形成炎症,乃至局部组织坏死。
服巴豆后若泻下不止,可以黄连、黄柏或绿豆煎汤冷服,或食冷粥,饮大豆汁以缓解。
2、牵牛子:
牵牛子为旋花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种子。
图片
图片
别名:黑丑、白丑、二丑、草金铃、盆甑草、狗耳草等。
牵牛子味苦性寒,有小毒。归肺与大肠经。
有泻水通便,消痰涤饮,杀虫攻积之效。
牵牛子苦寒降泄,以攻逐为用,利水之功为其主要功效,本品既通大便,也通小便,可使水湿之邪从二便排出,适用于水肿、腹水等。
盖牵牛能走气分,通三焦,气顺则痰逐饮消,上下通快矣。
其逐水之力较之甘遂、芫花为小,但仍属于峻下逐水之品。
梁·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:苦寒有毒,主下气,治脚满水肿,除风毒,利小便。
元·王好古《汤液本草》:苦寒有小毒,辛烈,泻人元气,去气中湿热。
陈士铎《本草新编》说“利大小便难,并脚满水肿,极验”“是真正水邪,用牵牛利之,始效验如响”。
《儒门事亲》禹功散,也是以本品配伍茴香或木香服之,治疗停饮水肿。
牵牛子,以利实性水肿为主,但水湿内停日久,多成本虚标实之候,此时茯苓、猪苓、泽泻等药难以取效,则可以牵牛子与补虚药同用,收到扶正祛邪的效果。
禁忌:
牵牛子的毒性主要是牵牛子苷和总生物碱。其机理是:牵牛子苷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,刺激肠道,增进肠蠕动,导致泻下。
过量或长期服用牵牛子时则产生不良反应,包括直接刺激肠壁,使肠蠕动亢进,引起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粘液性血便等,轻时只泻下,过量则至昏迷;
刺激肾脏,加剧肾脏充血,进一步损伤肾脏而导致肾功能衰竭,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等;
影响脑神经,尤以舌下神经受损明显,舌之运动麻痹而出现言语障碍,神志不清,重者可致休克,死亡。
临床报道服用牵牛子中毒后症状表现为,轻度脱水,头向后仰,颈抵抗,两眼上翻凝视,口角轻微抽动等,重者血便血尿,高热、昏迷,出现语言障碍。
一般的紧急控毒措施为静脉输液,青霉素抗感染,以促进排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