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7:58 点击次数:188
梁春玲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中心卫生院
365建站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得了高血压应该如何护理?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?
一、饮食护理
饮食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,做好饮食护理,能提高血压管理的效果,将血压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,从而降低脑卒中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。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干扰液体的平衡,导致血压升高。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减少钠盐的摄入量,每日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g,避免盐分摄入量过多而引起体内液体潴留,加重心脏负担,导致血压上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钠盐并不仅仅存在食盐中,还存在味精、酱油等调料以及咸菜、香肠等加工食品中,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少吃此类食物。钾的摄入可与钠盐形成竞争关系,促进水钠的排泄,从而维持水、电解质的平衡,有利于血压的控制。因此,日常生活中可多吃香蕉、土豆、菠菜等含钾量丰富的食物,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如燕麦、玉米、全麦等全谷类以及绿叶蔬菜、水果等,改善肠道环境,避免便秘而导致腹压、血压升高。此外,还应该控制脂肪的摄入,少吃肥肉、油炸食物、加工食品、焙烤食品等,降低身体胆固醇的浓度,降低血液黏稠度,减少血管阻力,避免血压升高。身体需要的脂肪,可通过鱼肉、瘦肉等食物摄入,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的同时,提高其利用率,减少血液杂质的堆积,降低心血管病变的风险。多喝水,每天喝水1500~2500ml,保持血液循环畅通,防止血液浓缩引起血压升高。
二、运动护理
适量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,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力和血栓因子的形成,增加血管弹性,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。因此,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规律运动,以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太极、瑜伽等有氧运动为主,每日运动30~60分钟,每周运动5~7次。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控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,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,避免运动过量或剧烈运动。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心跳加快、眩晕等情况,应该立即停止,休息后不能缓解应该立即就医。
三、压力管理
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,掌握有效的抗压技能是保持血压稳定的关键。患者如果压力过大,可通过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,缓解紧张的情绪。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如读书、画画、下棋、园艺等,分散注意力的同时,减轻自身的压力。
四、情绪控制
情绪大起大落容易导致血压升高。因此,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,积极自我对话、多想想生活中的美好,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,增加心理的承受能力,减少情绪的波动。
五、血压监测
定期监测血压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血压监测,每日早晚监测血压,将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,可每日测量一次,这样才能了解自身的血压状况,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数据的支持。
六、用药管理
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关键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,维持适当的血药浓度,确保血压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。由于清晨起床后的血压比较高,建议患者起床后及时服用降压药,不得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,也不能随意停药或换药。
七、做好睡眠管理
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修复,维持血压的稳定。建议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,按时入睡和起床,保持每天7~9小时的优质睡眠时间。为了更好地入睡,建议晚餐不要吃得太饱,且睡前2个小时尽量不要喝茶、咖啡等,避免影响睡眠。
八、戒烟戒酒
烟酒对血管有刺激的作用,容易导致血压升高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戒烟戒酒,并远离二手烟,减少此类物质的刺激,维持血压的稳定。
九、保持体重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,体重过重会导致心脏负担的增加,血管阻力增加,从而升高血压。因此,患者应该控制每日的总热量摄入,减少高脂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以增加饱腹感。
总而言之,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应该加强生活管理,减少生活因素的刺激,并定时定量服药,这样才能将血压控制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。